《乡土中国》精读——家族
2024年9月10日
摘录
-
我为了要把结构不同的两类“社群”分别出来,所以把团体一词加以较狭的意义,只指由团体格局中所形成的社群,用以和差序格局中所形成的社群相区别;后者称之作“社会圈子”,把社群来代替普通所谓团体。
-
我想在这里提出来讨论的是我们乡土社会中的基本社群,这社群普通被称为“大家庭”的。
-
可是我现在看来却觉得这名词并不妥当,比较确当的应该称中国乡土社会基本社群作“小家族”。
-
在西洋,家庭是团体性的社群,这一点我在上面已经说明有严格的团体界限。因为这缘故,这个社群能经营的事务也很少,主要的是生育儿女。
-
这种根据单系亲属原则所组成的社群,在人类学中有个专门名称,叫氏族。我们的家在结构上是一个氏族。但是和普通我们所谓族也不完全相同,因为我们所谓族是由许多家所组成,是一个社群的社群。
-
家族在结构上包括家庭;最小的家族也可以等于家庭。
-
我的假设是中国乡土社会采取了差序格局,利用亲属的伦常去组合社群,经营各种事业,使这基本的家,变成氏族性了。一方面我们可以说在中国乡土社会中,不论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都可以利用家族来担负,另一方面也可以说,为了要经营这许多事业,家的结构不能限于亲子的小组合,必须加以扩大。而且凡是政治、经济、宗教等事物都需要长期绵续性的,这个基本社群决不能像西洋的家庭一般是临时的。家必须是绵续的,不因个人的长成而分裂,不因个人的死亡而结束,于是家的性质变成了族。氏族本是长期的,和我们的家一般。我称我们这种社群作小家族,也表示了这种长期性在内,和家庭的临时性相对照。
-
在西洋家庭团体中,夫妇是主轴,夫妇共同经营生育事务,子女在这团体中是配角,他们长成了就离开这团体。在他们,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有其他团体来担负,不在家庭的分内。夫妇成为主轴,两性之间的感情是凝合的力量。两性感情的发展,使他们的家庭成了获取生活上安慰的中心。
-
在我们的乡土社会中,家的性质在这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别。我们的家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是纵的,不是横的。夫妇成了配轴。配轴虽则和主轴一样并不是临时性的,但是这两轴却都被事业的需要而排斥了普通的感情。我所谓普通的感情是和纪律相对照的。一切事业都不能脱离效率的考虑。求效率就得讲纪律;纪律排斥私情的宽容。
-
中国人在感情上,尤其是在两性间的矜持和保留,不肯像西洋人一般的在表面上流露,也是在这种社会圜局中养成的性格。
AI总结(4o-2024-08-06)
作者:费孝通
-
本篇文章探讨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社群结构,特别是“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之间的区别。作者引入了“社会圈子”和“团体”两个概念,以帮助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的结构特征。文章指出,中国乡土社会的基本社群是“小家族”,而非简单的“大家庭”或“小家庭”。这种“小家族”在结构上类似于人类学中的“氏族”,并承担着政治、经济、宗教等多种功能。
-
作者强调,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家庭并非仅仅是一个生育单位,而是一个长期的事业组织。家庭的结构是单系的,主要沿父系扩展,形成一个可以包括多代的家族系统。这种结构使得家族能够承担多种社会功能,并且在家庭内部形成了以父子和婆媳为主轴的纵向关系,而夫妇关系则成为次要的配轴。
-
与西方家庭的团体性和临时性不同,中国的家族强调绵续性和功能的多样性,这导致了家庭内部关系的纪律性和感情的淡漠。文章通过对乡村生活的观察,指出中国乡土社会中两性之间的感情相对保留,更多的情感交流发生在同性和同年龄的群体中。
-
总结而言,作者通过区分社群结构的不同,揭示了中西家庭在功能和情感上的差异,强调了中国乡土社会中家族的复杂性和多功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