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精读——无为政治

无为政治

2024年10月25日

摘录

  • 论权力的人多少可以分成两派,两种看法:一派是偏重在社会冲突的一方面,另一派是偏重在社会合作的一方面;两者各有偏重,所看到的不免也各有不同的地方。

  • 从社会冲突一方面着眼的,权力表现在社会不同团体或阶层间主从的形态里。在上的是握有权力的,他们利用权力去支配在下的,发号施令,以他们的意志去驱使被支配者的行动。权力,依这种观点说,是冲突过程的持续,是一种休战状态中的临时平衡。冲突的性质并没有消弭,但是武力的阶段过去了,被支配的一方面已认了输,屈服了。但是他们并没有甘心接受胜利者所规定下的条件,非心服也。于是两方面的关系中发生了权力。权力是维持这关系所必需的手段,它是压迫性质的,是上下之别。从这种观点看去,政府,甚至国家组织,凡是握有这种权力的,都是统治者的工具。

  • ——这种权力我们不妨称之为横暴权力。

  • 从社会合作一方面着眼的,却看到权力的另一性质。社会分工的结果使得每个人都不能“不求人”而生活。分工对于每个人都是有利的,因为这是经济的基础,人可以花费较少劳力得到较多收获;劳力是成本,是痛苦的;人靠了分工,减轻了生活担子,增加了享受。享受固然是人所乐从的,但贪了这种便宜,每个人都不能自足了,不能独善其身,不能不管“闲事”,因为如果别人不好好地安于其位地做他所分的工作,就会影响自己的生活。这时,为了自己,不能不干涉人家了。同样,自己如果不尽其分,也会影响人家,受着人家的干涉。这样就发生了权利和义务,从干涉别人一方面说是权利,从自己接受人家的干涉一方面说是义务。各人都有维持各人的工作、维护各人可以互相监督的责任。没有人可以“任意”依自己高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得遵守着大家同意分配的工作。

  • ——这种权力我们不妨称之为同意权力。

  • 这两种看法都是有根据的,并不冲突的,因为在人类社会里这两种权力都存在,而且在事实层里,统治者、所谓政府,总同时代表着这两种权力,不过是配合的成分上有不同。原因是社会分化不容易,至少以已往的历史说,只有合作而没有冲突。这两种过程常是互相交割,错综混合,冲突里有合作,合作里有冲突,不很单纯的。所以上面两种性质的权力是概念上的区别,不常是事实上的区分。我们如果要明白一个社区的权力结构就不能不从这两种权力怎样配合上去分析。有的社区偏重在这方面,有的社区偏重在那方面。而且更可以在一社区中,某些人间发生那一种权力关系,某些人间发生另一种权力关系。

  • 人们喜欢的是从权力得到的利益。如果握在手上的权力并不能得到利益,或是利益可以不必握有权力也能得到的话,权力引诱也就不会太强烈。

  • 权力之所以引诱人,最主要的应当是经济利益。在同意权力下,握有权力者并不是为了要保障自身特殊的利益,所以社会上必须用荣誉和高薪来延揽。至于横暴权力和经济利益的关系就更为密切了。统治者要用暴力来维持他们的地位不能是没有目的的,而所具的目的也很难想象不是经济的。我们很可以反过来说,如果没有经济利益可得,横暴权力也就没有多大的意义,因之也就不易发生。

  • 甲团体想用权力来统治乙团体以谋得经济利益,必须有一前提:就是乙团体的存在可以供给这项利益;说得更明白一些,乙团体的生产量必须能超过他的消费量,然后有一些剩余去引诱甲团体来征服他。这是极重要的。一个只有生产他生存必需的消费品的人是并没有资格做奴隶的。我说这话意思是想指出农业社会中横暴权力的限制。

  • 在农业民族的争斗中,最主要的方式是把土著赶走而占据他们的土地自己来耕种。尤其是在人口已经很多、劳力可以自足、土地利用已到了边际的时候更是如此。

  • 农业的帝国是虚弱的,因为皇权并不能滋长壮健,能支配强大的横暴权力的基础不足,农业的剩余跟着人口增加而日减,和平又给人口增加的机会。

  • 为了皇权自身的维持,在历史的经验中,找到了“无为”的生存价值,确立了无为政治的理想。 横暴权力有着这个经济的拘束,于是在天高皇帝远的距离下,把乡土社会中人民切身的公事让给了同意权力去活动了。可是同意权力却有着一套经济条件的限制。依我在上面所说的,同意权力是分工体系的产物。分工体系发达,这种权力才能跟着扩大。乡土社会是个小农经济,在经济上每个农家,除了盐铁之外,必要时很可关门自给。于是我们很可以想象同意权力的范围也可以小到“关门”的程度。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乡土社会里的权力结构,虽则名义上可以说是“专制”“独裁”,但是除了自己不想持续的末代皇帝之外,在人民实际生活上看,是松弛和微弱的,是挂名的,是无为的。

思考

  • 对权力的两种看法分别是什么?

  • 为什么说没有经济利益,横暴权力就没有多大的意义,因之也就不易发生?

  • 农业帝国为什么是虚弱的?为何最终会走向无为政治?

AI总结(4o-2024-08-06)

文章探讨了权力的两种不同视角:一种是基于社会冲突的横暴权力,另一种是基于社会合作的同意权力。两者在社会结构中共存并互相影响。

横暴权力

  • 定义:横暴权力源于社会冲突,表现为不同团体或阶层间的主从关系。上位者利用权力支配下位者,通过命令和控制维持现状。

  • 特征:这种权力被视为冲突的延续,是压迫性质的。政府和国家组织被视为统治者的工具。

  • 历史背景:如果阶级斗争消失,政府和国家组织可能会自行消亡。

  • 经济关联:横暴权力与经济利益密切相关,统治者通过暴力维护自身利益。

同意权力

  • 定义:同意权力基于社会合作和分工,个人通过合作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 特征:这种权力是社会契约的产物,个人在分工体系中有权利和义务。

  • 保障机制:通过共同授予的权力来维持社会秩序。

  • 经济关联:同意权力与分工体系的发展程度相关,分工越复杂,权力越扩大。

权力的互相作用

  • 共存性:两种权力在社会中同时存在,统治者和政府通常代表着这两种权力的结合。

  • 分析方法:理解一个社区的权力结构需要分析这两种权力的配合。

  • 实例分析:美国表面上偏重同意权力,但种族间仍存在横暴权力。

权力的经济动机

  • 权力的引诱力:主要源于经济利益,而非单纯的支配欲。

  • 农业社会的限制:横暴权力在农业社会中受到经济生产力的限制。

  • 历史循环:农业帝国因经济储蓄不足而导致的皇权循环。

乡土社会中的权力结构

  • 横暴权力的局限:在天高皇帝远的情况下,乡土社会的事务更多地由同意权力管理。

  • 同意权力的限制:依赖于分工体系的发展,乡土社会的经济自给性限制了同意权力的范围。

  • 实际表现:乡土社会中的权力结构名义上专制,但在实际生活中松弛和微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