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精读——再论文字下乡

2024年8月20日

摘录

  • 在上一篇“文字下乡”里,我说起了文字的发生是在人和人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受到了空间和时间的阻隔的情境里。

  • 所谓时间上的阻隔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个人的今昔之隔;一方面是社会的世代之隔。

  • 人的生活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是在他富于学习的能力。

  • 所谓学就是在出生之后以一套人为的行为方式作模型,把本能的那一套方式加以改造的过程。学的方法是“习”。习是指反复地做,靠时间中的磨练,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因之,学习必须打破个人今昔之隔。这是靠了我们人类的一种特别发达的能力,时间中的桥梁,记忆。

  • 人固然有很多习惯,在本质上是和小白老鼠走迷宫一般的,但是他却时常多一个象征体系帮他的忙。所谓象征体系中最重要的是“词”。我们不断地在学习时说着话,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一套能普遍应用的概念,概念必然是用词来表现的,于是我们靠着词,使我们从特殊走上普遍,在个别情境中搭下了桥梁;又使我们从当前走到今后,在片刻情境中搭下了桥梁。从这方面看去,一个动物和时间的接触,可以说是一条直线的,而人和时间的接触,靠了概念,也就是词,却比一条直线来得复杂。他有能力闭了眼睛置身于“昔日”的情境中,人的“当前”中包含着从“过去”拔萃出来的投影,时间的选择累积。

  • 但是在人却不然,人的当前是整个靠记忆所保留下来的“过去”的累积。如果记忆消失了、遗忘了,我们的“时间”就可说是阻隔了。

  • 人有此能力是事实,人利用此能力,发展此能力,还是因为他“当前”的生活必须有着“过去”所传下来的办法。

  • 人靠了他的抽象能力的象征体系,不但累积了自己的经验,而且还可以累积别人的经验。上边所谓那套传下来的办法,就是社会共同的经验的累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护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样说来,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还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

  • 我们不但要在个人的今昔之间筑通桥梁,而且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筑通桥梁,不然就没有了文化,也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

  • 但是词却不一定要文。文是用眼睛可以看得到的符号,就是字。词不一定是刻出来或写出来的符号,也可以是用声音说出来的符号,语言。一切文化中不能没有“词”,可是不一定有“文字”。

  • 在上篇,我从空间格局中说到了乡下人没有文字的需要,在这里我是想从时间格局中说明同一结果。

  • 在一个乡土社会中生活的人所需记忆的范围和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是不同的。

  • 从语言变到文字,也就是从用声音来说词,变到用绳打结,用刀刻图,用笔写字,是出于我们生活从定型到不定型的过程中。

  • 我在本文所需要指出的是在这基层上,有语言而无文字。不论在空间和时间的格局上,这种乡土社会,在面对面的亲密接触中,在反复地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生活的人们,并不是愚到字都不认得,而是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我同时也等于说,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在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

思考

  • 文字如何作为时间、空间的桥梁?

  • 何为“学”?何为“习”?

  • 象征体系?词?

  • 乡土社会为何从时间角度也不需要文字?

  • 基层要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才需要文字?

AI总结(4o-2024-05-13)

本文探讨了文字在乡土社会中的作用,特别是时间上的阻隔如何影响文字的需求。作者指出,乡土社会是一个面对面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需要文字,因为可以当面沟通。关于时间的阻隔,作者从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的世代之隔两方面展开讨论。

首先,作者解释了个人的今昔之隔。人类与其他动物不同,具有学习和记忆的能力,通过记忆打破今昔之隔。记忆不仅帮助个人积累经验,还能通过语言和象征体系(如词)将这些经验传递和普及。

其次,作者讨论了社会的世代之隔。文化是社会共同经验的积累,人类通过记忆和语言将这些经验传递给后代。乡土社会中的生活稳定,代代相传的经验使得人们不需要文字来记录和传递信息,语言足以满足需求。

作者进一步指出,乡土社会的生活模式和环境决定了记忆和文化的传承方式。在这种社会中,生活方式固定,人与土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稳定,经验和知识通过口口相传即可延续。因此,乡土社会中没有文字的必要。

最后,作者总结道,中国的文字并不是在乡土社会的基层发生的,而是庙堂性的产物。乡土社会的变化可能会导致文字的需求增加,但在原有的乡土社会结构中,语言足以应对时间和空间的阻隔,文字并不必要。

总之,文章通过对时间阻隔的分析,解释了乡土社会中语言和记忆的功能,强调了文字在这种社会结构中的有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