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精读——乡土本色

2024年8月5日

摘录

  •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说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

  • 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 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

  •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

  • 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 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

  • 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

  • 可是老根是不常动的。这些宣泄出外的人,像是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找到土地的生存了,又形成一个小小的家族殖民地,找不到土地的也就在各式各样的运命下被淘汰了,或是“发迹了”。

  •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

  • 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夫妇和孩子聚居于一处有着两性和抚育上的需要。

  • 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说来有下列几点:一、每家所耕的面积小,所谓小农经营,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得过分远。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地方一代一代地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

  •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

  • 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

  • 用Durkheim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

  •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悦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

  • 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

  • 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

  • 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 这自是“土气”的一种特色。

  • 不但对人,他们对物也是“熟悉”的。

  •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

  • 做子女的得在日常接触中去摸熟父母的性格,然后去承他们的欢,做到自己的心安。这说明了乡土社会中人和人相处的基本办法。

  • 这种办法在一个陌生人面前是无法应用的。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思考

  • 到底什么是乡土本色?

  • 不流动是人和空间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又是什么?

  • 土 <不流动> 人 <熟悉 → 信任 → 规矩> 人 <聚村而居> 村落 <孤立、隔膜> 村落

  • 乡土本色:礼俗社会?法律无从发生?

  • 乡土社会不太追求万有的真理???

  • 习竟可以解释为陶炼!

  • 社会和个人在“熟悉”里通了家?

AI总结(4o-2024-05-13)

文章总结

这篇文章探讨了中国社会的乡土性,强调了乡土社会在中国社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和特性。

主要观点:

  1. 中国社会的乡土性

    • 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这种乡土性体现在乡下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中。

    • 农业是乡下人最主要的谋生手段,他们离不开泥土,农业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生活中。

  2. 乡土社会的特性

    • 固定性:乡土社会中的人们通常世代定居,人口流动性小,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社会结构。

    • 孤立性和隔膜:村落之间的联系较少,形成了相对孤立的社会圈子。

    • 熟悉的社会:乡土社会是一个“熟悉”的社会,人们彼此之间关系紧密,信任来自于长期的接触和共同的生活经验。

  3. 农业与社会结构

    • 农业社会的人们依赖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形成了固定的生活方式。

    • 农村社区通常是聚村而居,这种聚居方式有利于合作和安全。

  4. 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对比

    • 乡土社会是一个礼俗社会,强调熟悉和信任,而现代社会是一个法理社会,强调契约和法律。

    • 乡土社会的生活方式在现代社会中面临挑战,乡土习俗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陌生人关系。

论据和例子:

  • 文章引用了作者的个人经历和观察,如在内蒙古和西伯利亚的见闻,说明了中国人对土地的依赖。

  • 提到乡村人口的固定性,通过墓碑上的家谱重构,显示出村落人口的稳定。

  • 通过对比美国和中国的农村聚居方式,说明了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和影响。

  • 引用了社会学家滕尼斯和涂尔干的理论,解释了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区别。

结论:

  • 中国乡土社会的特性使其成为一个稳定、熟悉的社会,但这种特性在现代社会中面临挑战。

  • 随着社会的变迁,乡土社会的生活方式和习俗需要适应现代社会的陌生人关系和契约精神。

这篇文章通过详细分析和丰富的例子,深入探讨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特性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挑战,揭示了乡土性对中国社会结构的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