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精读——后记
2024年1月07日
摘录
-
社会学能不能成为一门特殊的社会科学其实还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这里牵涉到了社会科学领域的划分。如果我们承认政治学、经济学有它们特殊的领域,我们也就承认了社会科学可以依社会制度加以划分:政治学研究政治制度,经济学研究经济制度等。社会现象能分多少制度也就可以成立多少门社会科学。现在的社会学,从这种立场上说来,只是个没有长成的社会科学的老家。
-
社会学也许只有走综合的路线,但是怎样综合呢?
-
社会现象在内容上固然可以分成各个制度,但是这些制度并不是孤立的。如果社会学要成为综合性的科学,从边缘入手自不如从堂奥入手。以社会现象本身来看,如果社会学不成为各种社会科学的总称,满足于保存一个空洞的名词,容许各门特殊的社会科学对各个社会制度做专门的研究,它可以从两层上进行综合的工作:一是从各制度的关系上去探讨。譬如某一种政治制度的形式常和某一种经济制度的形式相配合,又譬如在宗教制度中发生了某种变动会在政治或经济制度引起某种影响。从各制度的相互关系上着眼,我们可以看到全盘社会结构的格式。社会学在这里可以得到各个特殊的社会科学所留下的,也是它们无法包括的园地。
-
以全盘社会结构的格式作为研究对象,这对象并不能是概然性的,必须是具体的社区,因为联系着各个社会制度的是人们的生活,人们的生活有时空的坐落,这就是社区。每一个社区都有它的一套社会结构,各制度配合的方式。因之,现代社会学的一个趋势就是社区研究,也称作社区分析。
-
社区分析的初步工作是在一定时空坐落中去描画出一地方人民所赖以生活的社会结构。
-
社区分析的第二步是比较研究,在比较不同社区的社会结构时,常会发现每个社会结构都有它配合的原则,原则不同,表现出来结构的形式也不一样。于是产生了“格式”的概念。
-
以上所说的只是社会学维持其综合性的一条路线,另一条路线却不是从具体的研究对象上求综合,而是从社会现象的共相上着手。社会制度是从社会活动的功能上分出来的单位:政治、经济、宗教等是指这些活动所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政治活动和经济活动,如果抽去了它们的功能来看,原是相同的,都是人和人之间的相互行为。这些行为又可以从它们的形式上去分类,好像合作,冲突,调和,分离等不同的过程。
-
纯粹社会学是超越于各种特殊社会科学之上的,但是从社会行为作为对象,撇开功能立场,而从形式入手研究,又不免进入心理学的范围。
-
总起来说,现代社会学还没有达到一个为所有被称为社会学者共同接受的明白领域。但在发展的趋势上看去,可以说的是社会学很不容易和政治学、经济学等在一个平面上去分得一个独立的范围。它只有从另外一个层次上去得到一个研究社会现象的综合立场。我在这里指出了两条路线,指向两个方向。很可能是再从这两个方向分成两门学问:把社区分析让给新兴的社会人类学,而由“社会学”去发挥社会行为形式的研究。名称固然是并不重要的,但是社会学内容的常变和复杂确是引起许多误会的原因。
-
《乡土中国》却是属于社区分析第二步的比较研究的范围。在比较研究中,先得确立若干可以比较的类型,也就是依不同结构的原则分别确定它所形成的格式。
AI总结(4o-2024-11-20)
摘要
本篇后记是作者费孝通对《乡土中国》一书的背景、研究历程及学术方法的总结与反思。他回顾了自己在社会学领域的两阶段研究经历:第一阶段以实地社区研究为主,代表作包括《花篮瑶社会组织》和《禄村农田》;第二阶段则偏向社会结构的分析与理论总结,代表作为《生育制度》和《乡土中国》。作者还探讨了现代社会学的学科发展趋势,提出社会学可以通过“社区分析”和“社会行为形式研究”两条路线实现综合性发展。最后,他说明了本书的写作过程及其局限性,强调其作为学术尝试的性质。
结构
一、研究背景与个人学术历程
-
乡村社会学课程的演变:
-
最初以美国教本为参考,但因不适合中国乡村实际而放弃。
-
后以中国乡村经济问题为中心,但过于偏重经济,与其他课程重复。
-
最终转向以社会结构为核心,试图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乡村社会。
-
-
两阶段研究经历:
-
第一阶段:实地社区研究:
-
1924年广西瑶山调查,完成《花篮瑶社会组织》。
-
1925年家乡村庄调查,赴英国完成《Peasant Life in China》。
-
抗战期间在云南成立“魁阁”研究室,与多位学者合作进行乡村调查,产出多部重要作品。
-
第二阶段:社会结构分析:
-
以理论总结和通论研究为主,代表作包括《生育制度》和《乡土中国》。
-
二、现代社会学的发展趋势
-
社会学的独立性问题:
-
社会学作为一门年轻学科,早期被视为“剩余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逐渐被政治学、经济学等分化。
-
现代社会学面临如何确立自身独特研究领域的挑战。
-
-
两条研究路线:
-
社区分析:
-
从具体社区入手,研究社会结构及各制度的相互关系。
-
通过比较不同社区的社会结构,探索其“格式”原则。
-
与人类学在方法论上逐渐融合。
-
社会行为形式研究:
-
从社会现象的共相出发,研究人际行为的形式(如合作、冲突等)。
-
形式社会学的代表人物包括齐美尔、冯维瑞等。
-
-
社会学的综合性与未来方向:
-
社会学需要在“社区分析”和“社会行为形式研究”之间实现综合。
-
可能进一步分化为“社会人类学”和“社会行为形式学”。
-